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

論語渣解(四)



3. 〈學而〉 第五章
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
渣解:

年輕人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兄弟,所以在家孝順,在外兄友弟恭,都是應該的。依規矩做事,建立信用,關愛社會大眾,就能離仁近一點。如果還有空,再看點書學點東西。

這是孔子的德育觀點。這邊的弟子,當然就不只是幼童、小屁孩那種,而是已經有一定社會行為能力的人,但應該還是相對年輕的初學者。大概就是今日的青少年。

該如何對年輕人或青少年施以品德教育,一直是「德育理論」這個學門探討的重點。不過很遺憾的是,台灣在這方面較缺乏系統性,德育往往淪為出席成績考評。

我利用在日本旅行的機會,把他們書店裡有關品德教育的課本盡可能都翻過一次。他們的品德教育是在國教中是獨立學科,教學內容上還是有提一些「概念」與「理論」,不過也很重視實作與社會實境的思考。

我認為他們這個學科已經發展到非常成熟,沒有什麼太多的可爭議空間。雖然老是有人指責日本人是「有禮無體」,但和廣義華人的無禮無體比起來,還是好了那麼一些。

日本的東西雖然不見得能直接照抄搬來台灣,但他們的系統概念其實和孔子的想法有點類推關係,只是日本是概念與實作併行,孔子是先實作後概念。

孔子認為品德教育是從身周的人向外展開,透過與親朋好友的互動過程學到基本的人際互動模式,接著重覆這種模式來養成行為慣性(德行),慢慢向外推廣到較陌生的廣大人群之中,這樣就完成了一個「仁」的德行建構過程。讀書呢?前面的階段都搞定了再讀就好。

孔子的時代沒有國民教育,一般人也沒辦法像貴族一樣受學校教育,孔子算是自辦私校的先聲,但他也不收太小的,推測是十五歲以上為主(之後會討論到)。在普遍「晚讀」狀況下,人當然是先進行品德的學習養成,再接觸系統經典知識。

我們當代以學校教育模式推展的國民教育,是從六七歲開始,而學校教育的特色在於系統性的傳達知識,因此就無把避免要把「概念」和「實作」放在同一個平面來教學(像日本的狀況)。我們很難確定這種作法和孔子時代比起來哪一種比較好,因為現在大家都是強制接受國民教育,沒有多少人可以當孔子理論的實驗品。

所以呢?孔子的原初見解已無法成為我們教育下一代的主要方法,六歲以下的小孩哪有可能做到成人標準的孝、悌、汎愛眾,能有一點相關想法就不錯了。

但孔子的理念仍可間接的運用在我們當代的品德教育上。台灣的品德教育花太多時間介紹概念,四維八德三達德,大家都很會背,每種德行都可以掰出很像一回事的定義,但怎麼做呢?不知道。

初階的品德養成,主題不用太多。孔子建議的初階主題是「孝」「悌」,將之常態化後成為「信」,接下來產生道德情感「愛」。

「孝」是與父母的良善互動模式,「悌」是與同輩者的良善互動模式,因為每個人家庭與親友狀況都不同,所以沒有太具體的標準可以參考,而是要自己透過與親人的互動,在長輩指導之下發展出來。

像是有些家庭強調應幫長輩盛飯,有些家庭則看重親力親為,幫人盛飯是在養廢物,所以「具體手段」部份差異很大,難以具體表列,我們只能回到「行為目的」來思考。

「孝」,就是把父母輩當成行為目的,而不是當成手段。悌呢,就是把同輩當成是行為目的,而不是手段。模式是一樣的,都是不能把人當手段­,只能當成目的。

把人當手段(工具),是利用他去得到一些什麼。比如說把父母當提款機,洗衣機。把人當目的,就是「為了他」而去做一些什麼。像是幫父母打掃讓他們輕鬆點,幫兄弟抬東西,讓他不用來回太多次。

透過親近的人,我們就能培養出「不能把人當手段­,只能當成目的」的模式概念,接下就是「自我控制」,練習讓這種行為模式能不斷發生。這就是「謹而信」的階段。就算你一開始沒什麼道德情感,如果能操作到習慣成自然,那也會漸漸產生出道德情感了,你會體察出這種「為了人付出」的內在道德動力就是「愛」。愛就是願意為人付出。

你將不只會照顧家人,也能照顧關懷更廣大的社群成員,這是「泛愛眾」。到了這種程度,已經很接近「仁」這種全面的良善人格特質。

所僅存的缺漏,孔子並沒有明講,我推測可能就是有關品德的系統知識。當你已經有相當的內在道德基礎,你再向外學習前人的經驗,可以讓你的道德知識庫更加的滿全。所以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必要性沒那高,但有總比沒有好。

有人會認為上述論點非常的康德主義。的確,我在此引用了康德主義的說法來代入孔子所沒提及的部份,有些傳統儒家對此可能會非常反彈(我想還是因為牟宗三)

我的理由有二:第一,不透過康德主義的目的手段界說,這邊的孔子德行系統就會變得難以解釋。第二,在整理倫理學理論上,孔子走向與康德有別的道路。他對「手段」沒有那麼重視,也把「目的」發展到非常複雜的程度,這是和康德大不相同的地方。

我們還要繼續看下去,才會知道其中的發展脈絡。